自动发货>收到卡密后>用"QQ登录"方式到本站>在线充值它
资源导航
当前位置: 博学网 >音频讲座 > 人性心理

【读书】次第花开

  • 视频资源大小:46.0 MB 更新时间:2020-05-03 10:43:49
  • 类型:人性心理 观看方式:百度网盘

  • 类别:音频讲座 > 人性心理 Tags:
  • 提醒:开通VIP会员全站免费学 推荐星级:

资源简介:

 【读书】次第花开

一、认识苦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因为其本质为痛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这叫变苦;陷于轮回中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束缚,这叫行苦。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二、克服恐惧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万事万物都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这就是无我和无常。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你才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熟悉无常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三、人身难得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佛经上说,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广阔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龟浮出海面把头刚好撞进小孔中的几率,比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还大。
四、安乐
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注意观察你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这能帮我们培养菩提心。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五、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就是恻隐之心。
六、皈依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最穷的、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无惧地接受无常。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人们以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遭遇,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则,我们不会那么精进修行,去追求无上正等正觉。
皈依佛法需要胆识,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答案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我们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得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顺境如此,逆境更是可怜。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
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替代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从抓取到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
八、菩提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本书虽是阐述佛法,但文字既不晦涩高深,也非平淡无味,而是充满韵味,且谦卑、柔和、温暖,有力量。我想之所以这本书备受推崇,与作者的文字般若与方便般若分不开的。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智慧,能用文字把深奥的佛理讲得通俗易懂又充满诗意,不是一般的智慧。大家想一想,若没有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难以想象《金刚经》、《心经》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我每每读时,都会因为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翻译的精妙之处,拍案叫绝。
为大家首先感受一下这个书名:《次第花开》很有韵味。次第是顺序,是循序渐进,是一个接一个。花开,是讲的因果,是觉悟路上的风景,是内心的从容和喜悦。我一见这书名,就喜欢上它了。
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是希阿荣博-堪布。
堪布是西藏的一个佛学方面的学位,表示全能的,无所不知的法师。它代表了在佛法方面最高的造诣。只有经过长久的刻苦修习,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才有可能取得。因此真正取得堪布学位的法师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是非常稀有罕见的。相当于学校博士生导师的头衔。
我们第一期解读的《能断金刚》的作者麦克·罗奇格西,是第一位得到格西学位的美国人,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
希阿荣博在本书前面的插图下面配有一些文字,比如他说:
佛陀教我们通过给予来消除内心强烈的贫穷感,通过自律来避免给自他造成伤害,通过谅解与人、与世界相连。
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目光柔和起来,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对人对事豁达和宽容。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你以慈悲播种,收获的是安乐。
这些文字读起来都特别的温暖。
珍宝人生
佛陀当年的开示,是从讲痛苦开始的。本书亦从痛苦讲起.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①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
②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吃喝是快乐的,但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吃喝不当造成的。如果吃喝的本质就是快乐的,那你吃喝得越多就越快乐才对。然而,过度饮食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导致疾病,这说明饮食的快乐里包含着痛苦。
再比如: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守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分手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等等。再比如你买了一辆奔驰很开心,可同时你的烦恼就来了,怕刮了,碰了,偷了。
③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它指的是我们的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分成八种。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放不下)的痛苦。
作者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经历,总在想方设法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要是自己能力足够,一切都摆得平,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问题、挫折出现时,你会到分外压抑、焦虑和不公平。“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凭什么让我受这些苦”,你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无辜、最可怜的人。或者你跳起来指责、抱怨,说:“这都怪某某人,如果不是他那样做,我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这样做也许能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某些情况下,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
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因为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和怨气,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也不是事到临头能改变的。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该面对的问题还得面对,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恐惧和焦虑。
因为,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 担心也没有用。
对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有可能、有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宣讲苦谛,目的是让我们认识轮回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质。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
无常
痛苦和快乐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有各自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佛陀说,一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万事万物皆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用佛教的术语说,即无我和无常。
无常并非佛陀的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却总是被忽视的事实。时间刹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无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是对无常的无知导致的。
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越是怕一个东西,就越不敢看它,越不敢看它就越害怕。人们与无常的关系就是这样。如果能转过身来,面对面地好好端详一下,会发现无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
如果你认为无常是不好的,那么,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世界不是更糟糕吗?
熟悉无常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佛法修行的意义。
无我
像无常一样,无我也只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它本身不好也不坏。
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减肥之后,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若如此,那有一部分“我”去哪里了呢?肉体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胖的身体还是一个瘦的身体,我们都认为那是“我”,那么“我”就是可变的,可变的事物不具有永恒性,而是随着外部条件及内在成分的改变而时刻变化。既然时时在变,哪里还有一个实存的我呢?可见,以肉体为我,不过是一种幻觉。
如果身体不是我,刹那变化的心就更不可能是我了。
然而,无我并非断灭。生命是前后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的。生命的迁流可以理解为一系列前后传递的因果关系。死亡不过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变化而已。因果的传递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
人是无我的,物也是无我的。
物理学告诉我们:微粒子根据一定的结构、比例关系不停地高速旋转、运动,所划出的运动轨迹被人们误认成实在的物体。就相当于夜晚手拿一支点燃的香快速划圈,会看见一个光环,而光环并不实存,只是香头划出的轨迹在视觉上产生的错觉。
作者说:能够听闻到无我的观点是值得庆幸的,这也是我们自己的福报。它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全新视角,也是一副止息痛苦的妙药。
探讨无我的问题,目的不是做智力游戏,而是为了有效地息灭痛苦。
如果我们不去努力证悟无我,而只是把无我的观点当作一种知识储备在脑子里,就好比一个病人把医生开出来救命的药方当文章欣赏,而不去按方抓药、治病救命。光读药方是治不了病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去证悟,在实践中去理解。我在课堂上讲过,人们不是因为知道而成长,而是因为做事带来的感受而成长。别人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别人可以替你吃药,但不能替你治病。
因果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佛教的信仰,那就是相信因果。
从实践的角度简单地说,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舍弃会带来痛苦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想快乐,就培养会带来快乐的心念和行为。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都是此前种下的因导致的。
在第一期的《能断金刚》中,我们知道:人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行为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它的结果。
万事皆虚,因果不虚。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它成熟的话,它一定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所以,我们今生的遭遇不全是今生造作的果,有一些是前世的因在今生成熟的果,今生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有一些要到后世才显现。
那,为什么有人行善积德却遭遇不幸呢?《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可作为解答:“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来前世罪孽深重,但因今世行持善法创造出新的因缘,改变了原来的因果,所以重罪轻罚。
了解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与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劳的。我们因此更能理解、体谅别人,更容易与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
在轮回中,得人身犹如昙花一现,来之不易的人身一旦失去,想再得,千难万难。佛经上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随波漂荡着一支曲木,在曲木上有一个小孔,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但是偶然又偶然的情况下,有一次海龟刚刚浮上水面,刚巧就钻进了曲木上的小孔里。我们获得肉身的概率就只有这么低。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将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无限的因果相续中有限的某个片段。当事物的来龙去脉在空间或时间的跨度上超过了目前的认识范围,人们很自然就会怀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果。
一生的际遇不仅与此生的身心活动有关,而且反映出前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有些果报的起因可能要追溯到几世、几百世之前,但是不论时间隔多久,果报都不会自动消失。拿恶业来说,清净恶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地积植德行、忏悔、清净业障。二是被动地等因缘成熟、果报显现,显现后因果自然了结。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好和坏都是有原因的。凡事皆因果。KIP、KSF,石川图、BSC等管理工具,都是研究因果的。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结
我们由于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
世间万物时刻处于变化中,而我们本能地想追求安全感、确定性,这就意味着生活往往会不顺我们的心。如果你承认无常是生命的规律并接受它,你就会放松下来。有时我们甚至要感谢无常。因为它,我们不会一直痛苦下去,我们总是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各位想一想,当我们认识到世界是无常的,是变化的。那么如果我们的快乐和幸福都来源于外部,由于外部的无常性,于是我们充满不确定性,进而没有安全感,于是心生恐惧和烦恼。于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就又再拼命向外部世界求。这就犹如喝盐水解渴一样。真正持久宁静的快乐不是向外寻求得到的。
物质的确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但仅限于感官上的满足,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而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却在于他不仅需要感官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布施
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不要觉得非得有多大的财力才能去布施,关键不在财物多少,而在发心是否真诚。
法布施,就是为人讲解佛法,让人获得利益。
劝人行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人格更完整的人,这些都是法布施。
布施让我们学会放松,不再把一切都紧紧抓在手中,也不再只关注自己。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给予是会让人感到丰足而不是贫乏的。
布施的目的是学习放下对自我的执着,从而更好地帮助别人,所以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如果是为了做秀或者竞争,那么布施反而强化了对自我的执着。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很强烈的贫乏感。而布施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这种贫乏感。
走出修行的误区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一、皈依
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无常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四季更迭,人体代谢,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无一不在变化之中。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与它终生相处。其次是外部世界的无常,人们认为变化会带来痛苦和压力。如果一切不变就不会有痛苦。其实无常不好也不坏,它既意味着有得就有失,有盈就有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着有失就有得、有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
我们在软实力的课堂上讲了人性的密码,有一个重要的东西是安全感或者确定性。而无常恰恰粉碎了我们对安全感和确定性的幻想,本以为相伴终身的人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健康的身体会突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风顺的事业会转眼间破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着的由来。因为认识不到无常,所以产生了执着。
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东西却总是抓靠不住的,所才会痛苦。造成痛苦的并非无常,而是执着。逃避无常不仅是徒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接受无常,开始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从久远以来,你一直习惯于逃避它。其实,无常像一个面貌丑陋、内心温柔的怪人。如果你不熟悉他,会害怕看见他的脸;一旦你了解他,就能与他愉快相处。
人们在称心如意的时候,往往忽略无常,尽管只有在面临伤痛、疾病、分离、打击、情况变糟时,才突然感受到无常。这是生命在以一种猛烈的方式提醒我们:不要沉溺在安全的幻梦中,没有永恒不变,没有万无一失。如果现在不开始关注精神修持的话,这一生也很快将在盲目的追逐和焦虑中空耗过去。
有人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无常,都会消逝,那么大家满可以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也不必精进追求什么,反正到头来都留不住。佛陀在指出无常的事实之后,又慈悲地开示了事物背后的另一个真相——因果的法则,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无常之中。
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都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往为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它的结果。因果的法则无所不在、深奥复杂,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一般人只能看见其中的某个片断。
因为知道我们不管做什么,哪怕是最微小、最隐秘的行为也有后果,将影响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责任感,不再只顾眼前、为所欲为。我们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慈悲心的培养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最终免于痛苦,就不要伤害他人;如果我们想快乐,就创造条件让他人快乐。
我们遭遇的困难、痛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你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我们经常说:如果要还,就一次还完),而且还会成为一个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所以,痛苦并不总是坏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
我们非常重视发心,因为行为的后果主要是由它背后的动机(也就是发心)决定的。
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要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因为你的心胸足够宽阔。
因果不可避免、真实不虚,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它成熟的话,它一定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新的生命在继承旧因果的同时又将造作新的因果。因果好似海面的波浪,头尾相连,延绵不断,生命也因此不断地轮转。
连接前世、今生、来世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灵魂”,而是未断的因果。尽管今生和来世的两个生命,从身体到思想都是相互独立的,但每一个今生都是来世的基础。
莲花生大士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对“死”讳莫如深,凡是与死有关的话题都不受欢迎,包括轮回。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对死亡的无知和恐惧。
每当我提到轮回,都会有人反问:“我没有看见转世,怎么相信它存在?” “如果我真的经历过转世,为什么会不记得?”其实,你并不总是一定要亲见亲闻才相信事物存在的。比如,你从未见过自己的祖先,但你从不怀疑他们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科学家告诉你,宇宙中除了我们的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类似的星云,有的遥远得连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也观察不到,而你相信它们的存在。
至于记忆,昨天,甚至刚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你都可能忘记,不记得前世的事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也许你会觉得轮回、生死这些问题离你的日常生活太远,活命已经够你忙的了,哪里顾得上考虑死后的事。但是,明天或来世谁先来到,我们并不清楚。
否定因果,人们就会身不由己地迷失在无常的洪流之中,家庭、事业、感情最终要放下,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而是生命的意义应该不止于此。
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我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假设有来世呢?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有明年更荒谬。
作者说:人们热衷于筹划未来,爱好制定多种备选方案,为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准备。既然这样,何不顺便也为来世做做准备?万一死后有轮回呢?那不也是有可能出现的一种紧急情况吗?
我想,对轮回半信半疑的人们,不妨采取“科学”的态度,承认自己不知道轮回是否存在,同时不排斥了解更多关于轮回的知识。毕竟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圣哲否认过轮回的存在。
佛陀在觉悟之后发现所有众生都是本自圆满具足的,都有觉悟的可能。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我们在轮回里漂泊有多久,我们的迷惑就有多深。
佛陀说在他无数次的转世中,仅转生为白狗,死后留下的白骨,堆起来比须弥山还要高,而我们在轮回中沉溺的程度只会比这更严重。现在,我们想改变这一切,就必须依赖有效、有力的方法。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修行的过程涵盖身、语、意三个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点身、语、意皈依具足才是圆满的缘起。
之所以要皈依,是因为这样做,你的决心将融入无数前辈、同辈及未来学佛者的决心之海中。它将不再是你一个人的决心,而是数人共同的决心,并与佛陀的圆满智慧一脉相承。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巨大的心的力量。
然而,皈依三宝并不意味着生活从此安全无忧,脚下从此不会踩空,也不意味着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会有人出来替我们搞定麻烦。
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
佛法一切修行的基础恰是正念,即贴近自己的身、语、意,时刻保持清醒的觉察。自觉是自疗的开始,警觉是智慧的开端。
修行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一旦开始修行,就会发现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无知。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我们很不喜欢单纯地与自己相处。
二、忍辱
自古以来,追求精神修养的人都需要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忍辱。
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自己的冲动牵着鼻子走。
在“第二时间”做出反应,拿出解决方案。可以更多的消除情绪对你的影响,彰显你的智慧。
人们爱把生活弄得拥挤而热闹,忙得团团转,以免和自己独处。心向佛法的人却是决心要和自己亲密相处。修行的过程毫无疑问会充满挫折,每一个修行人都会一再失败,一再跌回旧的习气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辈子都在精进修行,不放弃也不逃避。
三、出离心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吧,这就是出离。
不论自觉或不自觉,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太重要,工作、家庭、金钱、声誉、感情,我们希望这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四平八稳,安全放心。为此,把全副精力都投入进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里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在无常面前,以强化生活和自我为目的的修行变得支离破碎。我们若能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修行上,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相反,真正的转变会在这时出现,我们也会因为放松而第一次尝到自由的滋味。
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生活中人们最惯常的状态是紧张、对抗。我们不喜欢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外,任何一点不确定都会让我们焦躁不安,所以我们总是神经质地忙碌着,即使身体没动心里也从没停过。
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
趋利避害大概是所有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趋利避害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通过修行脱离痛苦、寻求解脱,这就是趋利避害的一种表现。但问题是很多人对趋利避害的认识是颠倒的,犹如喝盐水解渴。
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常听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的繁荣,其实不尽然。关键还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着的东西更多了,比如,你买了一辆奔驰,于是你担心它被划、被碰、被偷。
人们对痛苦的四种态度:
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结束了就会一直幸福下去;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了通向自由的路途。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遭受痛苦,心量会变得狭小。最好整个人都能缩进一个桃核里,以为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会安全些,而实际上这只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不如把心打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这时,我们的本心,或者它折射出来的慈悲心、出离心、菩提心才会有机会显现。
抓握这个动作暗示着内心的恐惧。婴儿初生到这个陌生未知的世界,拳头是抓得紧紧的。我们紧张、害怕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担心失去,便一辈子都在抓取、囤积,永远缺乏满足感。
佛陀教我们布施,是通过给予来消除那种贫乏的感觉。
布施的关键不是这样做到底能为他人解决多大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借此学习放下自己的执着。外在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习惯布施的人比较容易让事情离去、放下。这就是我常给大家分享的“以行制性”。
通常情况下,面对任何一件事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判断,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
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还有一些人,不但觉得自己什么都对,而且必须得对,如果别人不能苟同我们的意见,便感觉很受伤、很不舒坦。
虽然我们都把自己看得很重,都想对自己好,可令人难堪的是,所作所为全都在让自己更困惑、更痛苦。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吧,这就是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
总结一下,出离心就是厌离轮回痛苦、追求解脱安乐的心。痛苦由执着而来,所以我们实际要远离的是执着。
四、菩提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
我们常说要有慈悲心,可是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菩提心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立步骤。
1、慈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的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并具有快乐的因,这就是慈心。
我们也许会发现对亲近的人反而更难以无条件地去爱,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着。我们心里会有许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束缚在这种心态当中,去爱就意味着准备去受伤害。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令我们的人生有意义,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美好。仅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
一切痛苦都来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2、悲心
“愿诸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的因”,这就是悲心。
与慈心相比,悲心需要更多的温柔和坚强。感受痛苦的意义是痛苦让我们放下骄傲,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并透过它,体念到其他人的恐惧、伤痛和烦忧。人们常常因为感觉到自己的脆弱而变得充满攻击性,试图以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悲心的训练却是反其道而行,因悲悯自己而悲悯他人。
自己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这时你能了解报纸上、电视里、书本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心里的感受了。他们无论做什么,你都不会诧异,你都能体谅。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无法完全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情。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被人怜悯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所以我讲,就算帮助别人,也要让别人有尊严的得到你的帮助。
3、随喜心
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的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
在这个浮躁散乱的年代里,我们忙于追求,所以生活中少了很多优雅的东西。喜乐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庄重和优雅。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随喜。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已嫉妒心强,但也很少有人能心甘情愿地随喜他人。
嫉妒除了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并让我们的内心备受煎熬外,什么好处也给不了我们。
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不满。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那么逆向思考一下,嫉妒心就像是探照灯,能够照见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执着。如果我们能训练自己逐渐放下这些不满和执着,就能慢慢减弱嫉妒心,尝试去随喜别人的功德。
4、舍心
只因为内心足够开放,对一切都能欣然接受,自然地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间,是为舍心。
四无量心的训练一般都从舍心开始。舍乃慈悲心的起点和基础。
什么又是菩提心呢?
愿、行菩提心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我们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得到安乐,这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
发心有大小而无优劣,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因缘发菩提心。只要诚实并且是真心为了众生的解脱,发心无论大小都值得赞叹。
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叫它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渡到彼岸”比喻我们借助这六种方法,超越二元对立的狭隘思想,达到豁然开朗的自由境地。
1.布施
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东西送出去,不论东西本身贵重与否,都不算清净的布施。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着,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这回事,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
布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如果别人需要的东西,我们有,就给他。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2.持戒
戒律常被人误解为束缚。佛教徒的持戒不会这样生硬无趣。
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3.忍辱
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内心始终是开放的。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修忍辱波罗蜜的行者就像大地,因为有承载万物的能力,才匍匐在万物的脚下。
4.精进
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
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为旅途艰辛漫长、看不到终点也似乎没有终点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5.禅定
禅定是指舍弃散乱。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初学者而言,远离诱惑和嘈杂,是帮助生起禅定的理想环境。
6.智慧
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
以开放、清明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将体会到无所不在的空性。
上师和弟子
佛陀对生命真谛的了悟像长夜里一盏明灯,照亮无数行者的解脱之路。
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狭隘,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这就是上师。
藏语“喇嘛”的意思就是上师,指佛法上的老师,或称师父。从向外寻求转向回归自性,在这个转变发生的那一刻,我们便开始准备与上师相逢了。学生一旦准备好了,老师就自然出现了。
能准确阐述经论意旨、启发思考并应机给予点拨的上师,能指导弟子更加迅速、直接而贴切地获得修证体验。
解脱之路上没有比上师更好的向导。
供养上师分为身口意三门供养,指在行动、言语、思想上修持佛法,以此作为对上师的法供养,以及在行动、言语上对上师作承事供养,以意念随喜上师的功德。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态面对上师?首先,在见到上师之前,已经有了很深的成见。上师应该仙风道骨,仪表堂堂,成熟又单纯,威严而慈祥;上师应该有求必应,在我们沮丧的时候给予安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上师应该适时显露神通,以博弟子的欢心,使他们不至于因为修行枯燥无趣而退了道心……我们就是带着这么多的“应该”去见上师的。如果实际情况与预想的不同,我们便感到失望,甚至开始怀疑上师是否真有德行。
一个人会值遇怎样的上师,这既取决于个人的发心及与上师的因缘,又与同时代众生的共同业力相关。
各位,《次第花开》就为大家解读到这里,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我相信,今夜,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状态一定发生了一些变化,明早醒来,我们将迎来崭新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修行,如果我们能看懂无常与因果,如果我们能始终带着一份觉察与警醒,人生便也是一场曼妙的旅程,你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本月排行

  1. 1【施展】中国史纲50讲

    9.7 GB

    45656567次浏览

    百科讲堂

  2. 2【老喻】老喻的人生算法课

    1.94 GB

    678798934次浏览

    人性心理

  3. 3【逆袭学院】普通人逆袭指南50讲

    9.7 GB

    5465469次浏览

    成功致富

  4. 4【高考志愿】高中升学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家长必听)

    4.65 GB

    4645664次浏览

    教育培训

  5. 5【高考志愿】填报必听课全套

    5.53 GB

    3453453次浏览

    教育培训

  6. 6【高考志愿】五分钟了解各个大学简介

    6.72 GB

    4645646次浏览

    教育培训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