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发货>收到卡密后>用"QQ登录"方式到本站>在线充值它
资源导航
当前位置: 博学网 >名师讲座 > 世界历史

资源简介:

【李辉】从人类学理解历史

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并不是各地现代人类的祖先,而是前两次走出非洲的古人类,它们在进化之路上被“现代人”所取代,并没有留下直系后裔。

“中国人非洲起源说是有问题的,不适合讲。”听到这话,李辉感到错愕。那是一次讲座邀请,主办方希望李辉去做一个关于中国人起源的讲座,没多久,主办方打电话告知他讲座取消。

“对于现代人非洲起源的问题,做了这么多年的深入研究,完善了这么多细节,没想到我还会收到这样的回绝。”李辉感到不可思议。

李辉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人类学,从DNA入手来探求人类起源和文明肇始。在李辉看来,“非洲起源说”得到了几乎全部已有证据的支持,在遗传基因、化石形态和语言文化上都体现出很明确的非洲起源的格局。

“从基因上就可以做出非常明确的判断,不同人群什么时候分开,分开多少年,然后分出多少支,在基因谱系上这些东西可以算得非常精确。”2021年2月25日,李辉一边喝茶一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他面前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研究茶叶与健康的专著《茶道经译注》,作者紫晨;另一本是科普著作《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作者为李辉和他夫人金雯俐。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作者是同一个人——紫晨是李辉的字。

受谈家桢先生影响,李辉爱茶。谈家桢是中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上海茶叶学会的创始人。读本科时,李辉就经常去谈家桢家里喝茶。后来,因为对口扶贫工作而跑茶山,研究制茶工艺,探寻茶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他“有时候觉得比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还有意思”。采访地点就叫“茶科学体验室”,茶室里摆着伏羲、神农像,“黄茶里富含黄酮类物质,黑茶里富含有机酸……”谈起茶叶,李辉滔滔不绝。

和前辈谈家桢一样,李辉一手爱茶,一手研究人体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人类学多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就是分子人类学家在1987年正式提出的。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李辉和他的团队研究了东亚地区的人类迁徙,提出了自己的中华民族起源假说,还利用分子人类学解决了某些历史问题。

美国《科学》杂志曾在2016年对李辉的报道中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当期的编辑认为他们的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解决了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把这个新的学科领域叫做“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有新的研究范式,跟传统的历史学和人类学都不一样。”李辉说。

《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是李辉2021年的科普新作,他在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讲述了分子人类学界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曹操的身世问题,这是李辉团队试水“历史人类学”新方法的第一个案例。

基于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制作的中华民族遗传迁徙图。

两颗亮晶晶的牙齿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据史书记载,曹操的爷爷是个太监,那么曹操的父亲无疑是养子。曹操的政敌当时对这个养子的来龙去脉,做过各式各样的揣测。有些历史材料认为,曹操的父亲是从夏侯家过继去的。

“但是曹操的爷爷曹腾做了中常侍。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官僚,像他这样的家业怎么可能传给一个外人呢?而且爷爷有兄弟四个,他一个人做了太监,三个兄弟都做了大官,怎么可能没有孩子呢?用得着从外姓过继吗?”这是李辉的合作者韩昇教授基于历史逻辑的推理,但事实究竟如何,没有史书明确记载,谁也不知道。

为了弄清真相,李辉把这个亲子鉴定的历史问题,转换成遗传学的问题:曹操父亲的Y染色体基因应该与曹操后代的Y染色体基因是一样的,所以首先要找到曹操的后代,然后将曹操后人的基因跟曹操爷爷的基因做对比,如果两边对得上,就可以证明曹操的父亲本来就是曹氏家族的。

2010年,李辉团队把全国的曹姓人士做了一个筛选,找到七十多个曹姓家族。通过Y染色体的检测发现,全国的曹姓各种各样的Y染色体都有,没有一致性。“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曹姓本来就是多起源的,应该不一样才对,只有普通曹姓人不一样,而曹操的后代Y染色体都一样,这样才能把曹操后代从众多曹姓家族中挑出来。”

从全国的七十多个曹姓中,他们找到有家谱、有文献记载的9家曹操的后代。分析结果表明,这9家人的Y染色体有8家是一样的,都是“O2-F1462单倍型”。“这个类型是很罕见的,在人群中1%都不到,如此一致基本不可能是巧合,这说明他们8家真的源于一家。”曹操在民间早早演变成了奸臣的形象,这就排除了后人冒认祖先的可能。

找到曹操后人的Y染色体之后,他们又去曹操爷爷这一辈的墓葬里找骨头。

曹操的父亲、祖父和其他长辈都葬在他们的老家谯郡,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当时,亳州考古所的研究人员听说要骨头,都犯了难。曹操家族墓葬是1970年代挖掘的,“当时我们挖墓的时候,看到墓葬形制很漂亮,就保护了起来,很多出土文物搬到博物馆保存着,墓葬的封土就倾倒在边上了,墓葬中残余的骨头也跟封土扔在一起,骨头渣子都没保存。”考古人员说。

万幸的是有位叫做谢书璧的有心人。谢书璧老先生当时是带队挖掘的人,他回想起当年挖曹操爷爷的弟弟的墓时,看到墓主的两颗牙,亮晶晶的特别好,就留了下来,心想“以后科学发达了说不定还能分析出什么特别的信息”。两颗牙就用信封装着,放在库房里。他翻了半天,发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信封,倒出来一看,两颗牙还是亮晶晶的。

李辉把它拿到实验室,在牙齿上钻了一个小洞,把骨粉掏出来做基因测试,发现其中的Y染色体果然也是“O2-F1462单倍型”,跟曹操的后代一模一样。后来他们也做了夏侯家的Y染色体,完全不是这个类型。“这说明曹操后代跟曹操爷爷辈是一样的,曹操的父亲不是外面捡来的,还是他们曹氏家族的人。”就这样,历史问题的悬案通过自然科学遗传学的手段解决了,这是历史人类学的第一个案例。

通过分子生物学可以验证和修正目前的中华民族形成史。图为2021年2月27日,贵州省毕节纳雍县白族村民在樱桃花园里表演传统民俗“草把龙”。

“全人类的一部大家谱”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单倍群”的工具不仅探明了曹操的身世之谜,还大致摸清了人类的迁徙之路。

“单倍群”的概念与“单倍型”有关。由于Y染色体可以在男性个体中稳定遗传,如果某个现代人男性祖先有一个Y染色体突变,那么他的所有男性后代都会带有这个突变,可以称为第1种“单倍型”。再过若干年,他的某一个男性后代中出现了第2个突变,即第2种单倍型,依此类推。第1代单倍型是其他单倍型的祖先型,其他单倍型都是后代型,祖先型与所有后代型合称为一个“单倍群”。

大而言之,全世界的Y染色体都属于一个单倍群,都来自20万年前东非某一个晚期智人男子。现代人走出非洲之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和演变。如果细分下去,全世界又可以分为20种主干单倍群,编号从A到T。

“Y染色体的谱系构建出了全人类的一部大家谱。”李辉说。最古老的A和B单倍群都没有走出非洲,C和D单倍群最早来到了亚洲和大洋洲,E单倍群可能出了非洲,但又回到非洲。F单倍群衍生出G、H、I、J等单倍群,在西方形成欧洲人种。O单倍群成了中国人的主流,而Q单倍群成为印第安人的主流。

迁徙得越远,基因的多样性就会越少,这在群体遗传学上被称为“瓶颈效应”。比如原来这一群人里有100个人,带着10种类型的基因。当迁徙的时候,不可能把原来的10种类型都带过去,一种情况是迁徙过程中要翻山越岭,只有少部分人能越过去;另一种情况是原居住地条件变得艰苦了,大家都想搬,但在路上死掉很多人,因为原始人生存能力很差。“所以这就像是通过一个窄窄的瓶口,只能带少部分人的基因过去,多样性下降了,这就是瓶颈效应。”越迁徙到最后,经过的瓶口越多,多样性下降得就越厉害。李辉解释,“所以非洲的多样性,从基因的各个角度看都是美洲的10倍左右,美洲土著是最低的。从非洲到亚洲,从亚洲再到北美,从北美再到南美,南美基本上没什么多样性了。”

“瓶颈效应”可以用来倒推人类的迁徙之路。比如现代藏缅语族的人群和汉语族的人群,在遗传多样性上是东高西低,这就可以证明,藏缅语族的人群是从东方向西迁徙的。

现代人走出非洲,正好处于距今约7万年到1万年之间的冰河期。当时,海平面远低于现在,现在的许多岛屿与大陆相连,成为人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旧石器时代的现代人由于地理阻隔,适应不同气候环境演化出了八个地理种,过去称为布须曼、俾格米、尼格罗、尼格利陀、澳大利亚、高加索、蒙古利亚和亚美利加。

大约1.5万年前,气温开始转暖,冰川开始退却。到1.2万年前,气候基本回升到现在的水平,现代人迎来了人口扩张的黄金时代。八个地理种的人群开始融合,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各个适宜农业发展的河谷平原,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

北京市周口店遗址于1918年开始考古发掘,是“北京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前)等古人类生活的地方。

如何理解“非洲起源说”

“现代人”的“走出非洲”,其实是灵长目-人科-人族类的动物三次走出非洲中的最后一次。进化史意义上的“现代人”(即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20万年前出现于东非,直到约7万年前才走出非洲。

在中国科普“非洲起源说”,李辉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一次在网络上,他看到一场对“非洲起源说”的围攻,“下面评论的基本上都在骂。‘你们这些汉奸居然认为我们是非洲起源的?’有一个号称‘独立学者’的人,写了很多文章来反驳。”

“近十几年来的人类演化研究中,有多项DNA研究成果,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进化的认识。”李辉说。

第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现代人基因组的破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们比较全世界所有现代人的基因,发现人和人之间的遗传距离“绝对不会超过20万年”,而且有20万年差异的那些人全部集中在非洲,而非洲之外的那些人群,不管是美洲印第安人、澳大利亚原住民、欧洲人还是东亚人,他们之间的基因组的差异都不到7万年——这就证明了全世界现代人都是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从大约7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

“以前每个国家都觉得本国人民是本地起源的。没证据的时候谁都可以假说,比谁挖到的化石古老,就是谁那边起源的。在没有基因手段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这么想。”李辉苦笑着说。其实,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并不是各地现代人类的祖先,而是前两次走出非洲的古人类,他们在进化之路上被“现代人”所取代,并没有留下直系后裔。

人族动物第一次走出非洲,是在约175万年前。约260万年前,非洲人族中出现了“能人”,在约190万年前分化出直立人的亚种匠人。约175万年前,部分匠人走出非洲,从西亚进入东亚,覆盖了大部分欧亚大陆,成为东亚的各种直立人亚种的祖先。

100万年前,留在非洲的匠人中突变出了智人。约80万年前智人走出非洲,用了大约三十万年时间,覆盖了原先直立人占据的地盘并导致其几乎灭绝。到70万年前,全球开始进入冰期,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欧亚大陆西部与东部,在地理上被隔离,三地的智人渐渐分化成非洲的罗德西亚人、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和亚洲的丹尼索瓦人三个亚种。

20万年前,非洲的罗德西亚人又发生了突变,进化产生了“现代人”。现代人花了十几万年的时间,覆盖了大部分的非洲大陆,直到7.4万年前的“多峇巨灾”为其提供了走出非洲的契机。

“即便是宣传非洲起源的,也并非都讲得对。”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叫《人类简史》,李辉买来看了一下,觉得书中的“非洲起源说”讲得不好。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是现代人智商不够高,斗不过非洲之外的尼安德特人,而7万年前发生了认知革命后,现代人才有智谋打败尼安德特人,才走出了非洲。“这种观点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认知的提升必须有相关的基因突变为基础,而科学家深入研究分析以后,发现没有任何相关基因是那时候突变的。”

其实现代人走出非洲的促因,学界的研究已经颇为清晰,大约7.4万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峇火山大爆发,其当量接近1000座维苏威火山爆发,给全球生物带来了巨大灾难,欧亚大陆的智人(即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也濒临灭绝,这为现代人走出非洲扫清了道路。“哪有什么认知革命。”

现代人来到古中国

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地域范围内出土的智人化石,他们属于哪些种类?

李辉:中国的智人从分类上面怎么定义,就连很多古人类学家也争议得厉害。但是从整个大的生态学、进化学的角度看,中国东亚的这些早期智人应该都属于从基因上鉴定的丹尼索瓦人这一亚种。至于在各个地方挖掘到的化石,有很多形态特征上的变异多样性,那是很正常的。比如说现在的广东人和北京人脸长得不太一样,这都属于地域性的一些小变异,中国早期智人里的辽宁金牛山人和广东马坝人就长得不一样。

南方周末:你提出现代人能把其他智人赶跑,狗的驯化在其中起了作用?

李辉: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很好玩的假说提出来,但不一定是真的。它会涉及尼安德特人是什么时候灭绝的,狗又是什么时候进到欧洲的,二者能不能同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发现,狗于35000年前在长江流域中游、湖南湖北这一带被驯化了。从全世界狗的基因上分析,它是从这个地方被驯化的,之后迅速扩散进入东南亚,然后传到南亚,再传到中东和欧洲。狗进入欧洲估计是两万年前,而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年代,从现在的考古证据上看是约23000年,年代上靠得太近了。当然这个数据上还是有点粗糙的,如果能够找到证据证明狗在3万年前已经去了欧洲,那就好说了。

为什么狗会帮助现代人灭绝智人呢?现代人大约4万多年前进入欧洲的时候,尼安德特人也跟着差不多同样的渠道进入欧洲了。尼安德特人是穴居的,山洞之间离得远,而现代人是在山洞之间的平地扎营的。尼人住在山洞里面,要通婚,不可能一个山洞里面十几个人内部通婚,这样就完蛋了。他们必须走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去另一个山洞通婚,白天的时候要穿过现代人的营地非常困难,人群一定是有地域范围的。但是到了晚上他们就可以趁机穿过去,到其他洞里去找姑娘。但是有了狗以后,这个事情就不好办了。晚上狗很警惕,所以尼人就穿不过现代人的营地。一旦穿不过,他们的基因交流就被截断了。然后渐渐地,他们的种群就越来越小,最终就没了。

南方周末:智人虽然已经灭绝了,但智人——包括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部分地混入现代人的基因中,有研究说藏族人的一些抗高寒的基因就来自丹尼索瓦人。

李辉:有的。在多峇巨灾以后,丹尼索瓦人唯一能够生存的地方就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那些小峡谷,像避难所。活下来的那么一点点智人,在气候稍微暖和一点的时期,零零星星地在青藏高原的斜坡上扩散开来。当现代人——这一批现代人在地理种上应该属于尼格利陀人(俗称“小黑人”)——向青藏高原扩张的时候,这批早期智人在青藏高原的人口还是较多的。现代人对早期智人,大部分将其灭绝,少部分融合,早期智人基因就这样留在了扎根青藏高原的第一批现代人土著的身体里。到了大约三千年前,羌人入藏,又把那些现代人土著融合掉了。他们驯化了青稞,在这里站住脚,形成了新的藏族。今天藏族人的基因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羌人,羌人的源头要上追到仰韶文化,甚至再上追到北京周边的磁山文化。

南方周末:现代人出现以后,他们的智商是在渐进式提高,还是阶梯式提高?

李辉:历史上的长期数据我们拿不到,因为以前的人没有测智商,缺乏完整指标。但是从大的进化角度来看,智商在进步。从化石角度讲,我觉得智商进步肯定是跟突变有关,突变肯定是跟自然选择有关,自然选择肯定跟大的灾变有关,所以一旦气候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肯定会有大量的基因受到新的自然选择的影响,在人群中间发生巨大的波动,其中也会对人的平均智商产生大的变化影响。所以理论上讲,大部分特征从大尺度讲都是呈阶梯式变化的,它不可能一直在渐变。但是从细微角度讲,比如把它放大了看,阶梯上的水平线,可能也是有斜坡的。比如说从维多利亚时代到现在的智商——英国人确实有记载的,测了很多数据——智商发展线条是下降了一点。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基因里的中华民族形成史

南方周末:根据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现在已经大致可以认为:汉藏语系起源于桑干河流域的磁山文化,之后南北分化为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苗瑶语系起源于湖广地区的高庙文化;南亚语系可能起源于四川盆地;南岛语系起源于浙江早期的马家浜文化;侗傣语系起源于江浙稍晚的崧泽和良渚文化;芬兰-乌拉尔语系起源于辽西的赵宝沟文化。那么你的中华民族形成的假说是什么?

李辉:红山文化是磁山文化北迁的一群人,原辽宁省考古所的所长郭大顺也持这一观点。他们北迁是在大约6200年前,和语言学上汉藏语系第一次分化对得上。他们将原来位于辽宁的赵宝沟文化的上层赶跑,使其不得不西迁,成为今日芬兰人的源头之一。

留下来的底层民众与之融合,形成红山文化。大约5300年前,红山文化南下,与仰韶文化相遇,使得后者的上层阶级不得不西迁,成为今日藏缅语族人群的源头。这是汉藏语系的第二次分化。

5300年前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年代,中国的大部分考古文化都在5300年前发生了变化——中原的仰韶文化西迁了;安徽的凌家滩文化被夷为平地;南边江浙的崧泽文化被终结了,变成了良渚文化;湖南湖北的大溪文化被终结,变成屈家岭文化。我认为这都是红山文化南下引起的连锁反应。如果认可古史传说,这可能就是古书中称为轩辕黄帝的时代。

到了4600年前,位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演化出龙山文化,西进中原,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少昊时代替换了轩辕黄帝的时代。又过了100年左右,我们看到在大汶口文化里面大量的上层墓葬,变成了良渚文化的特色。说明什么?说明良渚贵族的一支北上,又把大汶口和龙山的那个族群给灭了,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颛顼取代少昊的这个过程。又过了100年左右,入主中原的这支良渚文化被帝喾所败,不得不跑到了西北,于是我们现在发现西北的齐家文化,特别是陕北的石峁古城,里面有大量的良渚玉器。齐家文化在西北,接受了来自西方的青铜铸造技术与驯化麦子和羊的技术,再次壮大了起来,回到了中原,开创了夏朝。历史文献中对夏禹有矛盾的记载,一说“夏为越后”源自东南,一说“禹出西羌”源自西北,在这个假说中,可以把这两种说法串联起来,大禹的祖先出于东南的良渚,后迁西北的齐家。

现在的关键是要做齐家文化的贵族遗骸的基因检测,如果测出来和良渚的一样,那就证明了我的假说。我目前对自己的这个假说有九五成的把握。

南方周末:美国学者白保罗在《汉藏语概论》中把侗傣语系和苗瑶语系从传统的汉藏语系中清理了出去,白保罗同时认为苗瑶语系和侗傣语系在发生学上同南岛语系有密切关系,应属同一语系;但中国的很多语言学家认为侗傣、苗瑶和汉藏应该属于同一语系。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这些语系是怎样的亲缘关系?

李辉:东亚语系划分问题,至今国内外争议颇多,这可能是因为在具体语系划分时没有执行相对统一的标准。两个语言类群分化超过多久可以算作不同语系,这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两个语言类群分化超过8000年,之间的相似性就难以判别了,如果超过1万年,可能就完全看不出关系了。8000年这个标准年代,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年代,因为这是新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全面开始的年代,以此作为语系划分的标准,也就是说,语系是新石器时代人群文化区系集中的结果。不同的语系可以追溯到不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独特的新石器文化,语系就没有时空来源。

从遗传学的分析结果,特别是Y染色体精细分型数据来看,东亚的各个语言类群的人群之间的分化年代已经比较清楚了:汉语族和藏缅语族的分化年代大约是5000-6000年,也就是在8000年之内,所以支持汉藏语系的概念。汉藏与乌拉尔语系分化略超过8000年,毫无疑问是不同的语系,即便还有些许同源词。汉藏与苗瑶之间的分化超过1.2万年,所以支持把汉藏语系与苗瑶语系分开。而侗傣与前二者的分化超过了1.5万年,更加支持其独立的语系地位。

但是中国学者的说法也不能说没道理,它体现了我们摸这头“大象”的不同角度。侗傣语系起源于长江下游,和南岛语系是同源的,因为一开始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的人群先往南迁徙,变成了南岛语系;后来又有一波南迁,即崧泽文化的人群南迁,就变成了侗傣语系里面的黎族、仡佬族;再后来良渚文化的人群又南迁,变成了侗族、水族、壮族、傣族以及泰国人等等的祖先。侗傣语系本来与汉藏语系是没有联系的,但是到了5300年前以后,甚至从更早的时候开始,北方的汉藏语系与他们开始交流了,大量汉藏语词汇进入侗傣语,它们混合的时间又长,深度又广,所以把侗傣和汉藏看成是一个语系也是有道理的。

南方周末:你刚才说南岛语系是从马家浜文化出来的,但是现代语言学上会把南岛语系的人群追溯到台湾岛。

李辉:台湾岛那是晚的,马家浜南迁的人群生活在南岛语系最早起源的时候。语系的形成一定要有物质基础,足够强大的农业区域的发展才能孕育足够强大的一群人,它的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程度才形成一个语系,才能支撑它向外扩张。而台湾岛在新时器时代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这个人群在中国南方沿海扩张之后,再扩张到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考古学家就把它叫做拉皮塔文化。拉皮塔文化的很多基本特征跟马家浜一样。马家浜陶器的很大特点就是有个腰沿——地上架个三脚的架子,然后把锅子放在上面煮,这锅子中间有突出来一层腰沿,这样才能够把它架起来。拉皮塔文化的陶器也是有腰沿的。当然腰沿是功能性的,有独立起源的可能,但在其他文化里面看到腰沿的很少,就这两个文化都是有腰沿的。还有其他特征,比如马家浜文化的玉玦在太平洋的文化里也开始扩张开来,同属南岛语系的新西兰毛利人也有玉玦,当然它形态变化已经很大了。

南方周末:当代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是否会利用分子人类学来作为加强民族差异的论据?

李辉:所有的研究都会面临被误用的风险,关键在于怎样把客观真实的东西呈现给大家,并且引导到正确的路线上去。比如我们说很多Q类型的染色体是来自匈奴的,有些人去测DNA,测出Q了就说自己是匈奴,那就误会了。因为你身体里面其他的大部分基因都来自你妈妈、你外婆,来自历代的各种祖先。23对染色体在每一代人里都要完成配对传承,只不过你的某一个父系祖先,可能是匈奴人,给了你这样的一个Y染色体基因,你的感情就要因此跟古代那些匈奴的贵族们连在一起了吗?

我们身体里面的基因不光是一个简单父系的问题,有太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有太多为你提供血脉滋养的人,如果你要去追溯历史上的人的话,你的情感是没办法割裂的。更何况历史是历史,当下就只是当下。某个民族的创始人曾经屠城,犯了反人类罪,这一点再怎么样也不能美化它,但是不能因为祖先屠城了,有着这个民族基因的人就要受到牵连被指责。现代文明的起码准则是不连坐。

博学网课程目录:

基因能不能研究人类的历史

基因能不能研究人类的历史

学科融合才能还原历史

学科融合才能还原历史

研究染色体能解决什么问题

研究染色体能解决什么问题

从曹操的基因研究看人类的起源

从曹操的基因研究看人类的起源

什么揭示了人类起源过程

什么揭示了人类起源过程

农业起源与族群融合

农业起源与族群融合

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

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

开启三个族系大融合的逐鹿之战

开启三个族系大融合的逐鹿之战

从家族奠基者看朝代的延续

从家族奠基者看朝代的延续

中华民族同根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同根多元一体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本月排行

  1. 1【沈逸】白宫里的主角们

    9.8 GB

    657578743次浏览

    开放课程

  2. 2【陈家琪】同济大牛讲西方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

    9.7 GB

    58924567次浏览

    文明讲堂

  3. 3【汪诘】科幻世界漫游指南(第一季)

    8.56 GB

    4564564次浏览

    开放课程

  4. 4【随风说】金融的黑色现场

    9.6 GB

    4546643次浏览

    金融频道

  5. 5【余明锋】同济老师讲现代西方哲学

    9.6 GB

    567576423次浏览

    开放课程

  6. 6【孙绍振】文学阅读审美课

    7.80 GB

    54665756次浏览

    文明讲堂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