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发货>收到卡密后>用"QQ登录"方式到本站>在线充值它
资源导航
当前位置: 博学网 >名师讲座 > 文明讲堂

资源简介:

【复杂性科学】之成功法则

巴拉巴西:成功法则

一、导论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换个话题,和往常一样,我们先从一个故事开始,这个故事和艺术有关。20世纪70年代,纽约当时的街头艺术以及涂鸦蓬勃发展,并且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1977年,一种非常特别的涂鸦,开始出现在了纽约曼哈顿的墙壁上。刚开始就是些抖机灵的句子,"萨莫不会让实验室动物得上癌症,"而常见的是它们的落款都是萨莫。从1977到1980年,这些涂鸦持续了三年之久。最后在1980年,城市里各个角落都出现了一句话,"萨莫死了。"然后,这些句子不再出现了。有趣的是,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涂鸦不是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而是两个高中死党一起创作的,他们决定共用这个名字。

其中一个是艾尔o迪亚兹,在创作萨莫系列前,他玩了很多年涂鸦,很有名气,他与著名的美国作家诺曼梅勒联手,完成了一本关于涂鸦的书,而他的作品就出现在了那本书里,但萨莫系列没有出现他本人的落款,而是一个合称(萨莫)。但其中另一个人巴斯奎特,在当时鲜为人知。有趣的是,他们一同起步,有着同样的背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学习艺术,毕竟其中一个人水平要高些。但几年后,巴斯奎特成为了作品最畅销的美国艺术家之一,几年前他的作品卖价达到了当代艺术家中的最高峰,高达1.1亿。

所以有趣的地方在于,这有点像我们在科学中常说的对照实验,比方说双胞胎对照实验。两个艺术家一起起步,玩着相同的艺术,结果几年后,就不再合作了,分道扬镳。其中的艾尔o迪亚兹现在还活着,但仍然处于纽约艺术圈的边缘,不是很出名,另一个却成为了最昂贵的艺术家之一。在当代的艺术家中是如此,究竟为什么两个同时起步的艺术家却有着如此不同的人生轨迹?上节课我们谈到了网络,我们谈到的很多事情都追溯到同一个问题,网络是什么形态的,它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已经开始了一项研究,我们想要研究网络如何帮助或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我们都处于多个关系网络中,无论是艺术家的社交网络,还是专业组织,或公司里的人脉,或是家族关系网络。

我们先是观察科学家,然后观察其他人,看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个人事业。但我们很快意识到,试图探索科学家或任何一个人的职业轨迹,不仅关乎关系网络,还有很多别的因素关系到我们是否会成功。因此我们最终要开发一套工具和一套思维方法,来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二、成功法则

法则一:成绩是个体的表现,而成功是群体的认知

今天我要说的是,如何看待成功,以及个人事业生涯中的成功。关于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两个很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东西,那就是成绩和成功。当然成绩和个人相关,是我们所做的事情反映了我们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就好像我们跑多快,论文写得有多好,画画得有多有趣之类的。但是我们这次的课,要区分个人成绩与成功,成绩关乎你个人,关乎你的行动,而成功关乎群体,成功反映了社会群体如何观察并承认和嘉奖你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说,重要的地方在于,个人成绩通常是很难衡量的,但现如今,成功的定义是以集体为单位的,也就是说有多个数据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大数据的方法,相对准确地衡量某个行业群体中间成功如何出现。在之前的课上,我试着归纳定律,那么今天的课里,第一条定律就是,你的成绩只和你自己相关。但你的成功则关乎群体,关乎群体如何看待。

法则二:成绩驱动成功

理解你的成绩,要注意的是,常把两种衡量标准混到一起。举个例子,德约科维奇,一个网球选手,我们讨论他时,会出现很多个角度的故事。可以讨论他有多出名,有多少人在谷歌上搜索他,还可以讨论他的世界排名,讨论他的得分,讨论他究竟赢了多少分,讨论他的输赢,讨论有多少人浏览他的维基主页,讨论他赚了多少钱,无论是通过打比赛还是代言。我们在讨论时,观点是混合多元的,把成绩与成功混在一起。我们讨论的那些事里,有的只和他自己相关,还有一些则关乎我们。我们来试着把它们分开,他的输赢、得分和排名,他赚的钱,都是我们所说的成绩的衡量标准,这都只和他个人赛场的表现有关。但是多少人在维基搜索他,多少人在谷歌和维基上浏览他的主页,他能接到多少代言,这些都是成功的衡量标准,因为这关乎群体如何看待他。我们尝试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就是成绩驱动成功。

这有哪些衡量标准?你的行动、你的成绩,决定了群体给你的回馈。首先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准确衡量成绩。以网球为例,通常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看有多少人浏览他的维基主页,这和那个人的成绩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这种衡量还比较准确,大多数人都会用到。这些衡量方法,你或许没意识到科学家们可以研究维基主页背后的数据,看看有多少人在同时浏览一个页面。收集这些数据,继续观测这些指标,看每周会有多少人访问德约科维奇的维基主页,任何网页都可以这样去测量。如下图所示,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清晰的访问峰值,都和他参加的比赛相关。你可以看到,2011年他的事业开始腾飞,那时候他赢得了许多重要赛事的大奖。

现在挑战在于,如何继续仅仅通过成绩来预测成功。仅仅通过成绩意思是,我们只关注和他的赛场成绩相关的信息,并利用那些信息,也就是利用他个人的成绩,来预测究竟会有多少人出于好奇,去浏览他的维基主页。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最终创建了一个公式,如下图所示。这个公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右边的数据只和赛场上他的表现有关,左边则是预测多少人会好奇地浏览他的主页。我们主要说一下右侧的内容,但我想展示一下这个公式的准确性。下图红线反映的是,这个公式对于访问情况的预测。你可以看到,它对公众对德约科维奇好奇心的预测。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这个预测的准确度来自事实,在网球这方面,成绩确实决定了成功,他的成绩决定了我们会有多好奇,可以说,右边的这些数据,比如锦标赛的含金量,就是这个比赛有多厉害。比赛数量,就是他之前打过的比赛数量,打了多少年比赛,对手的等级排名,他自己的等级排名,最顶尖的对手,他们的排名等等,这些都是和成绩相关的指标。一旦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准确,预测我们对他的好奇心,不仅仅是他,在专业的网球锦标赛中所有主要的男性选手,每个人预测和实际观察到的网页浏览量都大致一致,女性网球选手也是一样。这种一致性,这些点在45度角斜线周围分布的事实告诉我们,通过成绩,我们就可以预测成功。成绩决定了成功,或许你们并不惊讶,也不应该惊讶,这也是我们在学校里,反复学到的,不是吗?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这也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

法则三:成绩有局限

现在要做的是,继续深入下去,看成绩和成功在其他群体上的反映。从表现开始,首先是我们可以精确衡量表现的领域,比如赛跑,赛跑有一维的成绩参数,那就是跑步速度,或者说跑步所花的时间。画面中显然是博尔特,地球上最快的人。因为他赢了这些比赛,没有人质疑他是最厉害的赛跑选手,有趣的是,当你看他的表现时,看奥运会上,他获胜冠军所花的时间,你会发现他的成绩和输掉的人相比,只好一个百分点甚至更少,输掉的人就变成了第二名。即便如此,赛跑中前两名之间的差异,实际上不到一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如果你真的比较我和博尔特,百米赛跑的速度,我当然跑得不快,但他的速度也比我快不了十倍,对吗?或许只是两倍吧,所以这里反映的是,成绩上确实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对吗?世界顶尖的田径远动员,也只比我快两倍。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究竟如何准确区分顶尖与非顶尖的表现呢,尤其是比如里约运动会的游泳项目?不寻常的地方在于,匈牙利的游泳选手和另外两名选手共同获得了银牌,包括美国冠军菲尔普斯。

我为什么要分享这个例子呢,这是因为赛跑和游泳是为数不多的衡量标准独特,且精确的领域。我们发现,如果可以准确衡量个人表现,那么前几名选手之间的差距只有分毫,几乎是无法测量的。换句话说,我们发现,奔跑的速度是有限的,不管是游泳或是其他运动,我们做测量后,会发现同样的规律,那就是法则三:成绩是有局限的。有局限的意思是,最优者并不会比次优者的成绩高出一个数量级。顶尖选手之间只会有细微的差别,这不仅适用于体育,从商业到科学的其他领域,我们都可以衡量个人成绩,成绩最好的人之间,差异微乎其微。成绩是有限的,在顶尖范围内成绩是相当的。那么成功呢?

法则四:成功没有上限

要理解成功,我们还是看一个参数。举个例子,几年前我的书在美国出版,我在纽约和我的出版商聊天,出于好奇,我们看了那个星期的热销第一是哪本书,那是2009年10月4日,就是看看要和谁竞争。最后发现第一是丹·布朗的《消失的符号》,第二是尼古拉斯·斯帕克的《最后一支歌》,当你看到最畅销的名单时,感觉他们的成绩很接近。我们甚至会想,如果尼古拉斯·斯帕克的团队再加把劲,他可以轻松超过丹·布朗。确实,哪本书更好是没有定论的。相较而言,还是会有人试图说服那些写书评的人,尼古拉斯·斯帕克的书比丹·布朗的更好。

那么,我们来看看成为畅销书背后的数字。我找到了一些数据,尼古拉斯·斯帕克那本书在那一周卖了多少本。这个数字很了不起,尼古拉斯·斯帕克的这本书卖了约十万本,这在美国市场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我是什么意思呢,在美国,如果你想上纽约时报热销书榜,那么你每周要卖出大约三四千本,如果你的销量到了一万,那几乎可以肯定你就是第一了。然而,尼古拉斯·斯帕克那一周售出了十万本,远远超过当第一需要的销量,结果它却不是第一。为什么呢?因为丹·布朗的书也在周末出版了,那一周他卖出了两百万本。这个例子表明了,成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成绩是有局限的,第一名只比第二名优秀一点点,但是成功的回报是无限制的差异,成功或不成功之间很容易达到一个数量级的差距。我的意思是说,成功是群体给予个人的,你到底能获得多大的成功是没有明显上限的。我们都可以在同一周内,购买同一本书。换句话说,这就是我所说的第四条定律,成功是没有上限的。

法则五:成功造就成功

我们整理一下,刚刚讨论的一切,我们说成绩决定成功,成绩是有局限的,而成功没有上限,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成绩上只有一个百分点的差距,怎么最后的成功却有这么大的差距,达到一个数量级呢?而讨论这个机制,不需要想太多,这和我们在讨论网络时所说的相关,也就是偏好连接,也就是富者更富的机制。我们前面讨论过,在网络中我们发现,早期的节点,实际上是脱颖而出的,你已有的越多,新得到的就越多。丹·布朗卖的书越多,就有越多人讨论他的书,你就越有可能买他的书。一首歌越火,越多人讨论它,越多人会开始听它。从根本上说,成绩差异很小,而成功差异却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成绩难以区分的时候,富者更富的机制就会随机在网络中选择,并不一定基于成绩差异,选出一些枢纽。

现在你可能会问,我们如何开始这个进程,如何在自己身上开启偏好连接?在这个方面,我们有相当多的研究。我发现最好的例子,目前最好的一个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阿诺特·范德利特完成的。他问了个简单的问题,这些枢纽是否真的更好,是否比其他的成绩表现更好呢?能否产生一种自反馈的增强?是否有可能,枢纽是通过偏好连接产生的呢?问题是,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如何从偏好连接机制中,辨别出最佳的成绩呢?所以,他决定做一个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他去维基百科,收集并选择了维基百科的千名最佳编辑,这些编辑都是维基的幕后人员,他们通常是志愿者。阿诺特·范德利特只是简单看看每个编辑的活跃程度,他们在不同页面上做了多少次不同的编辑,从最好的一千名编辑里,他最终随机选择了两百人。这些都是维基百科的最佳编辑,他们被随机分入一组和二组,他选择的一组和二组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他给第一组成员每人一个奖励,也就是一颗五角星。每个人都可以奖赏维基编辑五角星,如果你在维基百科,很喜欢某些编辑的文章,你就可以给他们赠送五角星,任何人都可以这样。阿诺特·范德利特给了第一组一人一个五角星,却没给第二组。你要意识到,这与两位艺术家的故事有点类似,两个组没有太大差别,无论是表现还是行为,唯一的区别是,在某一时刻,第一组每个人都获得了奖励,第二组却没有。然后他只是在一旁观察,两组发生的事情。三个月后,网友开始给这些编辑奖励五角星。事实是,两组获得的奖励数不同。也就是说,第一组获得了大约十二颗星,第二组只获得了三颗,当然,这是统计上显著的差异。而实际上,这都是因为阿诺特·范德利特的实验,他给予编辑的早期奖励,导致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他让他们显得更值得嘉奖。因此当其他人看到他们的编辑成果,他们会想,他已经得了星了,那我再给他一个,自然不会出错,毕竟他们已经是非常受尊敬的编辑了。然而在第二组中,没有先前的奖励,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奖励。这就是一个例子,表明我们可以刺激偏好连接,这就是第五条定律。成功造就成功。这一点很关键,尤其是当我们无法区分顶尖群体的表现时,就好像我们无法区分维基编辑的表现,有限的成绩催生出无限的成功。一些人将被选中,并取得巨大成功。

法则六: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成功

接下来的问题出现了,这种成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它何时出现?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下一个话题。我尝试以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讨论这个话题。我是一名科学家,这意味着我的工作主要在于发表科研论文,研究界通过引用来承认,或不承认我的论文。是否有人阅读我的论文,或者觉得它很有趣,根据我的论文写他自己的,最后引用我的话,所以在科学中,论文成功的标准,就是引用次数。如下图所示,就是我的科研生涯,这里的每个圆圈都对应于我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发表的每一篇论文,直到大约五年前为止。垂直轴显示了,文章在十年内获得的引用次数,这都是有限的。你可以看到,我职业生涯的三个不同部分,我的职业生涯的前十年,真的很忙,但我没有得到很多认可,因为部分论文几乎没有任何引用,这就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部分。然后在1999年,在一篇高影响的论文之后,我发布了又一篇影响度较高的论文,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转变,从材料科学转向网络科学。这些都是我初期的网络科学的论文,可以看到,这些论文的影响力与我之前的论文完全不同,一篇好论文后,又是一篇大获好评的论文。如果要我形容当时的心情,大概如上图所示。就是这样,一切都很顺利。问题是,在此之后会发生什么?这方面的问题在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这些论文是否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因为我们需要等待十年来观察引用次数。我想知道,我的校长也想知道的是,这之后会如何?我会继续这一发展轨迹吗,还是说我会丧失战斗力?

那么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吧,我的职业生涯在哪里,我们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期望。事实证明,在这个领域,有很多心理学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你如何获得某种技能,无论是学习弹钢琴,还是成为商人,无论你的技能是什么,当你开始锻炼某种技能,你的表现会日益精进,然后你会在某个时刻达到最高峰,这或许要花上五年十年。那之后或许会有轻微退步,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你会持有这种技能,一旦你学会,你可能不会长期处于职业的顶峰,但你还是会很擅长这件事。因此当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很类似我的职业生涯,或许我的轨迹就会这样,但我还是想,定量分析之后的轨迹,我想知道规律在哪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不禁想这需要多少年我才能发布我最具影响力的论文。在这个案例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63篇论文,在我学术生涯的第十三年,所以我们衡量的是学术年龄,而不是真实的年龄。因为我们并不总是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业的,成果又是在什么时候产出的。而实际上我好奇的,不是我经历了什么,而是其他科学家都经历了什么,也是这一点,将这个演讲和其他的成功学演讲区分开。关注成功人士的文章,数不胜数,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偏离样本,你或许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六点起床,但是这里还有其他1000万的人,他们在六点钟起床的人,却并没有成功,这就是组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你想知道某种药物有效,你需要一组给对照剂,一组给以药物来验证它有效。这样看,我们设计研究的方式是我们不会只关注成功的科学家,我们关注所有的科学家,对每个人我们都测量了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发表了最具影响力的论文。无论是荣获诺贝尔奖的发现,还是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发现,但是是在这个人所处的行业中比较重大的发现。

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当我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时,你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之前有一些论文都是高影响力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变化。而且你可以看到,即使没过多久,在我达到这个里程碑后,我还能够制作出其他高影响力的论文。那么在多大程度上,你的职业生涯是可预测的呢?先看看个人成绩,如下图所示是成绩,每一个科学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会出现在中间。那么从成绩中,我们是否能看出他们即将实现职业上的突破呢?为了研究这一点,我们要观察他们发布的论文数量,也就是生产率,即关键的突破时刻,在靠近这个点的时候,他们的生产率实际上正在快速增长,然后它会停留在那里,可能会略微减少。所以某种程度上心理学家是对的,看生产率,你可以看到那一刻的到来,你可以看到有所持续。但这是生产率,而不是成功,这是成绩的一项衡量标准。

再来说成功。看看在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之前和之后的论文影响力如何呢?我们的研究,从左上图可以看到峰值之前,生产率是一直增加的。那成功呢?右上图是一条曲线,在成功之前,曲线没有大起伏,之后也没有。这个结果很让人失望,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在营销学领域很出名的曲线,常被称为指形曲线,因为它告诉我们,我们无法预测成功,也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所以个人表现在职业生涯中是会一直变化的,但成功似乎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突然出现的一个事件,难以预料。继续下去,看那一时刻何时到来,在职业生涯的何时呢?我们发现,在这个领域有很多研究,尤其是在天才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发现,通过观察表现卓越的人群往往是年轻人会有重大的研究发现,所以想突破,要够年轻。也正是因此,爱因斯坦曾经声称,"一个人在30岁之前,没有对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话,那他就永远做不到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观察他的同事,他为之工作的人,他的对手,从海森堡到费米狄拉克,再到维格纳,他发现,这些人中大多数都在三十多岁,在量子力学或物理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面很少有人能在岁数更大的时候得出成果。所以,在天才研究中有这样一个教条思想,就是年轻人才有创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意会衰减。这不仅适用于科学,技术和商业等方面也一样。所以我们说,看我们是否能在科学家中同样发现这种规律,我们再次回顾如右上图所示的曲线,看人们在多大岁数,学术年龄多少的时候,得到最重大的成果呢。

如左下图所示,不仅是我,还有其他所有科学家的事业轨迹,而且你看,每条线对应一个科学家,红点对应时间,就是在学术生涯中,写出最具影响力论文的时候。无论这个论文是否真的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或者是影响力不太大,无论你的职业以什么衡量成功。你看下图,看不出任何规律,因为峰值无处不在。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应用一些大数据工具来找出答案。因此我们要问的是,在职业生涯的头两年或五年中,得到最重大的发现的概率是多少?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曲线,这就是你的最具影响的论文,在前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内出现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确实发现,和有关天才的研究类似,即便是非天才、普通的科学家,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职业生涯的十到十五年内,得到最重大的发现的可能性非常高,然后会不断降低。因此针对普通科学家的数据,证实了人们对天才的研究。

基于这些数据,我发现,我已经入行快三十年了,因此我完全应该处于职业生涯的末期阶段,因为我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机会来获得比我之前的发现更重大的成果。所以基于此,我可以得出结论,我应该环游世界,四处宣传我的光辉往事,因为没有理由去继续探索了。但我才不承认了。然后,让我们看看数据背后的东西吧。为了理解这些数据模式,先要有一些参考框架。这里我们不妨假设这种趋势是随机的。如果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发表影响力最大的论文的时间是随机的呢,这很容易检验。我们保留了每个人的职业信息,但我们打乱了他们的论文,发布论文的时间依旧保留,但把论文顺序打乱了,这样就是完全随机的了。这样的话,哪一篇论文影响力最大呢?我们就继续研究下去吧,看随机情况下结果如何。在随机的情况下,我们得到了与原始曲线相同的曲线,这非常令人费解。当我们仔细查看数据时,我们意识到,这只不过是生产率曲线,因为随机曲线只是表明,在你的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你有多大可能性发表论文,所以通过这些数据图,我们发现事业早期阶段,生产率较高,之后会大幅递减。

如果综合起来看,我们会问,为什么这两条曲线是一样的?这反映出,创造力没有年龄依赖性,年龄只和生产率有关。让我更准确一点,回到如右上图所示的曲线,如果我只是观察每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不把他们的论文按时间顺序排列,我只是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直到最后一篇,然后每个科学家都如此处理,统一到相同尺度。那么两条曲线相同的事实表明,就论文而言,事业早期或晚期的概率都不高,这就是如下图所示展示的内容。我选取了每一位科学家的第一篇和最后一篇论文为对象,把数据全部铺开,用同一标准,无论是十年还是三十年,然后再看,你发表的前百分之十的论文中获得最大影响力的概率是多少,然后看前百分之二十等等,柱状图是基本水平的。所以这真的告诉我们,就你所做的项目来说,影响力最大的时机,是完全随机的。因此你所做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最大影响力,但因为你年轻的时候,生产率很高,所以你更有可能有所突破,因为你更乐于尝试。或者换句话说,你知道,成功有点像买彩票,每个项目都是你购买的彩票,如果你在生命的前些年,使劲买彩票,并且之后停止购买彩票,那么显然你会发现,在你年轻的时候更有可能中奖。现在的数据明显表明,创新能力没有年龄方面的依赖性,也就是你不知道突破何时到来,概率都是相当的。

让我给你们看一些例子,看看弗兰克·维尔泽克的职业生涯,他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个奖项来自他最开始写的一篇论文,是他研究生时期写的第一篇论文,结果四年后,他就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然,这与年轻人能创新的理念是一致的。但再看约翰·芬恩,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约翰·芬恩,在2002年,因为他在被耶鲁大学强制退休后所做的一项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最近有一些很漂亮的数据,揭穿了一个说法,那就是在硅谷,年轻才意味着创新。

当然,大家都知道facebook的创始人,谷歌的创始人等等,他们成立公司时都很年轻,因此人们会觉得,如果你想在硅谷获得成功,你必须年轻。那么当你真正去看那些成功的公司,市值数十亿美元甚至更高的公司,以及创始人的年龄时,你会发现一个水平的分布,从二十出头到七十几,所以那不是真的。并不是只有年轻人才能创立数十亿价值的公司,只不过是我们更关注年轻人,因为这样的故事更精彩。我们喜欢写新闻,写书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往往忽略了和那些年轻人一同创立成功公司的中老年领袖。所以结论非常明确,成功和年龄无关,它随时可以到来,但关键在于保持生产率和持续尝试。实际上,成功率下降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人们不再努力尝试了,年龄渐长后,他们不再去成立新公司了,他们不再去写论文,他们不再去写新小说等等,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法则七:Q-factor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问题是,成功是随机的,这意味着什么?通常说来,这种随机性常被视为是不好的,但在科学家眼里,这是机遇。因为奇怪的是,我们常常认为如果某些东西是随机的,那它就是不可预测的,但恰恰相反,如果某些东西是随机的,那它背后的可预测性很强,因为你理解了背后的模式。事实证明,每次探索、每个项目成功几率都是相当的,也就是我们可以将事业建立在一个创新模式上。我们作为科学家,我们还在思考,看看如何把这个融入公式里。所以最后,我们开始观察他们如何启动一个新项目?先是有了一个灵感,但不知道它是否有价值,所以我就想说,这就相当于是个随机值。它有可能是个好主意,对应这个数值就会很大。如果是个不太好的想法,那数值就会很小。也就是如下图所示的p值,随机的,代表你一开始的想法。然后,你从这个想法开始,变出产品,或许是个公司,又或是论文、艺术作品,无论是什么。我们将想法变成产品的能力是各有不同的,经验不同、才干不同等等,所以如下图所示的Q值,表示你将想法付诸实际的能力。最后,是成功的衡量标准,衡量有多成功,或许是你公司赚的钱、员工数量、论文引用的次数等等。所以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可以很轻松地展示创新的价值,也就是想法的价值,乘以你将想法付诸实际能力,会让你得到有关成功的答案值。

现在就科学家的案例而言,我们能够精确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发现了一些意外的结果。首先,你或许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你的经验积累,你会更懂得如何挑选新的灵感,所以你会知道这不是一个好主意,那就换个方向,因此这意味着,经验充足和经验不足的人,想法价值是不同的。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也会提高,我认为我将想法付诸论文的能力,要比二十年前我刚开始做学术时高得多的多。但数据显示则不然,数据显示的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分享着相似的灵感库,我和年轻科学家之间没太大差别,但至于我们会挑选哪些灵感,机会是一致的。这样看,事实证明,如果这种分离发生了,我们就会发现,创新的发生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想法就是r值,这是个随机数。然后是你自己的知识,Q值,然后你可以获得成功或影响力,就是随机数乘以Q,得出你的成功值。这个模型很精确地解释了,科学家是如何发表一篇又一篇文章的,它还解释了,为什么优秀的科学家也会发表糟糕的论文,那是因为他们采纳了一些糟糕的主意。一个接一个,它还解释了科学突破如何发生。

现在我讲一下创新的例子,看看这个故事会如何开展。你们都知道现如今的创新领袖,被认为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模型能否适用于他的职业生涯呢?我不确定有多少人听说过Newton电脑,那是史蒂夫·乔布斯关于手持设备最初的构想,一款掌上电脑,这是个很不错的创意,多亏了iPhone,我们能知道它,Newton概念很好,但是执行很差,它依赖手写输入,但是手写识别功能很差很差,所以人们就不爱用了,之后,即便做了很多营销,也无济于事。所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好创意没能被好好执行,所以影响力平平。史蒂夫·乔布斯也有过执行很好,但想法很烂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说的G4 Cube,虽然设计得很好,但是它的理念真不算好。当然,还有好主意加上好执行,相当于中头彩了,结果就是iPhone。所以,可以看到Q值,如果你有内在的Q值,它可以包容你犯错,一个接一个,做一个有一个项目,如果你继续尝试,那你再遇上好点子的时候,终会实现大创新。

现在的问题是,Q值如何随着年龄变化,随着我们变得更有经验,它是否会增加,还是下降。在科学家的案例里,我们可以衡量这个值,只需要看他们发的论文就好,看影响力如何。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发现,这里是低Q值的科学家、中Q值的科学家和高Q值的科学家,Q值的变化,它不依赖年龄。所以看起来 作为一名科学家,你刚毕业的时候,你带着当时的Q值开始工作,然后凭着这个Q值发表头几篇论文,整个职业生涯里这个值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你有高Q值,你也有可能写出很差的论文,或者做出很糟糕的项目,可能是因为你的随机数r没选好,但如果这个随机数r很大,你就有可能做出一个影响力很大的产品。但如果你的Q值很低,即便你的随机数r很大,也就是点子很好,你也执行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这一点,那就是Q值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并没有怎么改变。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意外,因为我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结果结果是与之相反的。像上述简单的等式,很好地描述了个人事业中实现成功的模式。

可以看到,如果你知道你一个科学家的Q值,那针对他或她未来的事业,它就会是个很强烈的预测因素,有关Q值的有趣之处,它在个人生涯中,形成的时间很早,一旦我知道了这个值,就可以预测一个人得诺贝尔的机会有多大。可以发现,有些参数根本无法预测出某人是否会得奖,比如生产率,就是发表多少论文,根本无法预示你是否会获得诺贝尔奖。所以,不要试图通过高产能,来求取成功。但最具影响力的论文,是很好的预测因素。总引用次数或其他参数都无法预测,只有Q值能最好的预测,也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值,这一点和他未来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从这里学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如果你有高Q值,那么你不一定会很快成功,高Q值就像一个灌了铅的骰子,但想要投出6,你还是要一遍一遍扔骰子,所以如果你想把你的才能或能力转化为可衡量的成功,那你必须一直保持这个Q值。如果你的Q值很低,那可就不妙了,因为即使一个好主意,也不一定救得了你,因为你没足够的能力去实现它,做成好的产品。这样看,建议就是,尝试稍微地改变方向,转变到你有高Q值的领域上去。

我本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我想成为一名雕塑家,但我没有这方面的高Q值,这方面我很弱。尽管我做了诸多尝试,在工作室里一待几小时,上雕刻和绘画的课程,与此同时,我也在修物理课,我赢了一些物理比赛,潜意识之中我发现我的Q值,当时自然不会说Q值,在物理方面比艺术方面高得多。因此今天我作为一名物理学家,而不是一名雕塑家,站在你们面前。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本月排行

  1. 1【沈逸】白宫里的主角们

    9.8 GB

    657578743次浏览

    开放课程

  2. 2【陈家琪】同济大牛讲西方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

    9.7 GB

    58924567次浏览

    文明讲堂

  3. 3【汪诘】科幻世界漫游指南(第一季)

    8.56 GB

    4564564次浏览

    开放课程

  4. 4【随风说】金融的黑色现场

    9.6 GB

    4546643次浏览

    金融频道

  5. 5【余明锋】同济老师讲现代西方哲学

    9.6 GB

    567576423次浏览

    开放课程

  6. 6【孙绍振】文学阅读审美课

    7.80 GB

    54665756次浏览

    文明讲堂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